查看完整版本: 黑冠麻鷺 Malaysian Night Heron

Godwin-C 23/05/2014 12:21

黑冠麻鷺 Malaysian Night Heron

生息狀態:不普遍留鳥

特徵描述:黑冠麻鷺眼先藍色。黑冠麻鷺嘴喙、額、頭頂及冠羽為黑色,腳脛橄欖綠色,冠羽長達10公分左右,褐色的身體、背部為銹紅色有黑色橫漣紋,胸腹部棕黃色帶有銹紅色縱麻斑,故有其名。但雌、雄之間仍有些微的差異可資辨別:雄鳥眼睛的周圍及喙基部為藍色,頭頂、枕部的羽毛為延長的黑色飾羽;而雌鳥則沒有這些特徵。

族群分布:分佈於東南亞,南亞。黑冠麻鷺的分布,除臺灣以外,西自印度、錫蘭、尼古巴群島、緬甸、中南半島,東至華南和海南島。南達菲律賓、巴拉望、婆羅州、爪哇及馬來半島等地。在臺灣零星地分佈於台灣北、中、南部低海拔山區至山麓一帶,為不普遍的留鳥,但是在北部的近郊及都會公園內繁殖族群數量正在擴增中。有些文獻上記載牠們是夜行性動物,但偶爾在白天也可以發現正在活動的黑冠麻鷺。

生態習性:一般鷺科均會出現在水邊以魚類為主食,而黑冠麻鷺則較常出現在森林底層,常單獨活動於陰濕的竹林、闊葉林下或在溪澗水邊覓食,站在樹上休息時會把身體挺直,配合周遭環境作成擬態。為肉食性的鳥類,多於樹林下層尋找蚯蚓、昆蟲為主食,在水邊則覓食小魚蝦、兩棲類、無脊椎軟體動物或水生昆蟲等。繁殖期約為3月至9月,築巢於雜木森林或竹林間高枝上,以粗細如鉛筆的枝條或竹枝築成粗雜的盤形巢,每窩產卵三、四枚。求偶時公母鳥會一起豎立羽冠,然後用脖子互相磨擦對方的脖子或背部。產純白色圓形卵。

相似鳥種:麻鷺沒有冠羽,眼先為黃綠色,初級飛羽末端無白斑。

生態威脅:黑冠麻鷺原本生存的低海拔森林幾乎全部遭到人類的開發利用,賴以為生的食物來源相對減少。

[img]https://farm6.staticflickr.com/5276/14225819166_8e881d1618_o.jpg[/img]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黑冠麻鷺 Malaysian Night He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