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creeper
BBS Moderator
BBS Member BBS God
    

I'm a webcreeper
Gender: 
Posts: 1031
|
 |
助養綠魚兒計劃 WWF: Adopt a Green Fish Farm
« on: Dec 3rd, 2005, 9:38pm » |
Quote Modify
|
3/12/05 明報 Mingpao via Yahoo Mingpao reports on WWF(HK)’s “Adopt a Green Fish Farm” programme. 綠色生活﹕支助漁民作業 魚兒候鳥得益 【明報專訊】「助養綠魚兒計劃」 所助養的,不單是淡水魚塘的魚兒,還有秋冬時分飛來本地覓食的水鳥。 米埔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區主任劉兆強表示,淡水魚養殖業萎縮,一方面令漁民難以 維持生計,一方面也令秋冬來覓食的水鳥,不能吃到放乾水後魚塘內的魚毛蝦仔。 劉兆強道﹕「『助養綠魚兒計劃』正好帶來雙贏局面。」 傳統魚塘的運作模式,包括定期除草,並且於冬天捕魚時,慢慢放乾魚塘中的水,既方便捉魚,也締造一個休養期﹔而各種鳥類,尤其水鳥就可趁這段時間吃到魚塘底部一些魚毛和蝦仔。這運作模式本是穩定而和諧,但隨著90年代中期內地的平價淡水魚入口,本地淡水魚養殖業受到嚴重衝擊,漁民為了增加漁獲,都不再放乾魚塘的水來捉魚,更甚者是轉行,將魚塘荒廢,牽一髮動全身,魚塘的生態環境也隨之受影響。 這計劃的推行,一方面是讓普羅大眾在經濟上支援漁民,讓漁民繼續運用傳統的管 理方法,以維持魚塘的生態價值,一方面也讓市民認識到魚塘的生態價值。「參加 助養計劃的市民,將可定期參與一些關於魚塘管理的活動,例如有機會割草餵魚, 以至在凌晨直擊漁民的挖魚活動」。淡水魚吃草﹖是的,這「魚糧」是淡水魚的最 佳飼料,而透過一連串體驗活動,人們還可發掘養魚業鮮為人知而不失樂趣的一面 。 「例如過往元朗的烏頭非常馳名,為何﹖透過直擊漁民的挖魚活動,可知道漁獲會 即時送去元朗的批發商,而烏頭離開水面2至3小時候就會死亡,是以要吃鮮美的烏 頭,就得去元朗了﹗」這計劃既照顧生態方面的價值,還涵蓋了本地的歷史文化, 結果豈止是雙贏呢﹗ 助養綠魚兒計劃 捐款﹕市民每年可為0.5公頃的漁 塘範圍支助$1440 查詢﹕2471 6306 網址﹕www.wwf.org.hk 文﹕渡邊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