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背景
本港不少水鳥依賴農地或魚塘棲息和繁殖,然而這些濕地受到城市發展等原因無聲地消失。香港四種常見翠鳥中有三種為全年可見留鳥,包括普通翠鳥、白胸翡翠和斑魚狗——當中兩種翠鳥更於河上鄉生境管理範圍錄得繁殖紀錄。為確保繁殖期間有充足食物,翠鳥一般會在水塘邊緣裸露的土岸挖洞製作巢穴育雛。過往各國不同保育研究曾設置人工巢桶或繁殖隧道,甚至修復河岸以協助翠鳥繁殖。
是次比賽學生將以小組形式,透過設計及製作原型,了解更多翠鳥生態知識以及濕地保育的重要性。基礎訓練課程將深入探討翠鳥的生活環境、生態特徵及繁殖行為,及後學生需應用所得鳥類知識及設計思維,善用不同物料為翠鳥打造舒適的安樂窩。活動訓練學生創意思維和團隊協作能力,獲選首三位作品將有機會設置於河上鄉應用於生境管理,實際貢獻鳥類保育工作。
活動目的
透過是次比賽,學生能夠:
-
認識香港濕地生物多樣性及鳥類繁殖生態,確立「環境與我」的關聯,提高保育意識
-
化身生境管理員設計生態保育方案,應用跨學科知識(包括生物科學、科技、工程、美術及數理等)及發揮創意潛能,打造適合翠鳥的人工繁殖隧道,為鳥類保育出一分力
-
透過小組專題研習模式,加強溝通及團隊協作能力,鼓勵同學間協作學習
-
培育正向價值觀及裝備解難能力
活動內容
-
活動以隊際形式進行比賽,參加隊伍以學校名義報名,每隊人數六至八人(不包括老師與工作人員)。每間學校最多派出兩隊參與比賽。
-
2025年7月3日(四)晚上將舉行線上簡介會,介紹比賽詳情及報名事宜,歡迎2025/26學年中學老師及校長參與。
-
基礎訓練課程將會以線上講座型式進行,內容包括講解香港翠鳥繁殖及本地生境管理工作、比賽細節、評分準則、獎品及成果展安排。
-
參加首次基礎訓練課程後,參賽隊伍可以開始進行自己的作品創作及設計。
-
參賽隊伍需要於2025年12月31日 (三) 或之前以電郵方式 (電郵地址: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提交設計草圖 (佔總評分之5%),供導師審閱及提供改善建議。文件格式不限,上傳手稿相片或電子檔案皆可。
-
參賽隊伍需要透過於線上講座,以及自主學習加深對翠鳥的認識,按照大會指定規格(作品尺寸不大於長1米、闊1米、高0.5米範圍內),以不同物料製作出可以真實使用的翠鳥繁殖隧道。每隊參賽隊伍將有HKD1,000資助購買製作隧道所需物資 (實報實銷),負責老師請妥善保留單據,並於提交設計海報及隧道成品時一併交回大會。
-
收集所有作品後,大會評審將進行內部審議,就作品的功能及適用性、耐用性、設計創意度、作品完整度、團隊合作、課程出席率及設計草圖等作評分 (評分準則詳見下文),其中包括進行防水度及結構穩固性測試等。為確保測試公平性,大會將會拍片紀錄測試過程。得獎結果將於成果展當日公佈,大會將保留最終決定權。
-
所有參賽隊伍出席訓練課程,以及準時提交設計草圖、海報及最終成品後,每位學生將獲得參與證書乙張。
-
活動中或會進行拍照及攝錄,有機會刊登於本會的刊物、媒體和宣傳平台等,以及作日後活動檢討、報告及宣傳之用。參賽隊伍將視為得悉及同意在課堂和活動中被攝錄及拍照,敬請留意。
活動詳情
對象: | 全港於2025至2026年度就讀中學 一至六年級學生 |
活動日期: | 2025年10月3日 至 2026年5月9日 |
形式: | 比賽以隊制形式進行,每隊由6-8位學生及1位隨隊指導老師組成 |
語言: | 所有活動將以粵語進行 |
名額: | 15隊 (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
報名期: | 2025年6月2日至9月30日 下午5:30 (報名表格請按此) |
(入選名單將於2025年10月3日或以前透過電郵通知各報名學校)
活動時間表
日期 | 比賽詳情 |
2025年6月2日 (一) | 比賽開放報名 (報名表格請按此) |
2025年7月3日 (四) 晚上7:00 至7:30 |
線上簡介會
|
2025年9月30日 (二) | 報名截止日期 |
2025年10月3日 (五) |
確認參賽隊伍名單
|
2025年10月18日 (六) 上午10:00 至11:00 |
基礎訓練課程 (一)︰簡介會及農地雀鳥多樣性概要
|
2025年10月25日 (六) 上午10:00 至11:00 |
基礎訓練課程(二)︰翠鳥的生態及繁殖隧道設計原則
|
2025年12月31日 (三) |
提交設計草圖 (格式不限,上傳手稿相片或電子檔案皆可) 檔案名稱: ”設計草圖_學校名稱(隊伍名稱)” |
2026年1月8日 (四) | 導師提供建議 |
2026年1月至4月 | 學生隊伍自主研習,設計及製作最終成品 |
2026年4月21日(二) 至4月30日 (三) |
提交作品期限至2026年4月30日 下午5時截止,詳細提交作品方法請見下文”提交作品方法” 參賽作品要求: |
2026年5月9日 (六) 上午9:00 至 正午12:00 |
成果展示及得獎結果公布 每參賽隊伍將會有2分鐘時間介紹作品,彙報將不計算分數。 |
*如有興趣參加的老師/學生錯過網上簡介會,可以重溫網上簡介會錄影
獎項
今次比賽所設的獎項如下:
冠軍 (獎座 + 書券價值港幣$800)
亞軍 (書券價值港幣$600)
季軍 (書券價值港幣$400)
參賽作品規格
作品尺寸不大於長1米、闊1米、高0.5米範圍內,以不同物料製作出可以真實使用的翠鳥繁殖隧道。
報名查詢熱線
歡迎致電 23774387 向 香港觀鳥會 查詢。
評分準則
評分項目 | 評分百分比 |
功能及適用性: 結構穩固性、透氣性、防水度、滿足翠鳥的繁殖需求 (例如: 出入口大小、長度、斜度等) | 40% |
耐用性及便攜性 | 20% |
設計創意度: 創新性、科技運用、研究/監測方法 | 15% |
物料環保及可持續性 | 10% |
訓練課堂出席率 | 10% |
設計草圖 | 5% |
報名方法
報名表格:https://forms.gle/BosweXgytJqUfmNL9
截止報名日期:2025 年 9 月 30 日 下午 5:30
提交作品方法
提交作品期限:2026年4月21日(二) 至 4 月 30 日下午 5:30
請於上述期限內,於辦公時間 (星期一至五: 上午 10:00 至下午1:00,下午2:30至下午5:30),將設計意念海報及實體設計成品遞交至賽馬會長春社綠滿林廊。
[地址:賽馬會 - 長春社綠滿林廊 九龍深水埗欽州街西26號 (南昌站D1出口)]
作品展覽
得獎作品將於本會2026年下旬的公眾展覽展出,及後將有機會設置於河上鄉進行生境管理,實際貢獻於鳥類保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