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頁

塱原與鄰近鄉村

塱原的生境和價值

塱原的保育
— 塱原面對的危機
— 自然保育管理協議
  試驗計劃

— 計劃進展

圖片庫

附錄

相關連結

聯絡我們

鳴謝

 

塱原面對的危機


雖然塱原於2001年避過了鐵路發展工程的大規模破壞,但塱原的生態價值能否長遠保存,甚至不斷提高,仍然是大家無法確保的事情。況且,塱原今天仍繼續面對著各種各樣的威脅,提醒我們保護塱原的重要性。

農業式微

由於香港從內地入口大量價格較低的蔬菜,令本地蔬菜的種植成本相對較高,加上城市化令越來越多農友放棄耕種,導致農業式微。在塱原,我們不難看見荒廢的農田,而且情況越來越普遍。這些農田因為缺乏照顧以致雜草叢生,原是濕耕農地亦變得乾旱,這些生境的改變令到適合雀鳥棲息和覓食的地方陸續減少,降低塱原的保育價值。

農地用途改變

農作物改變,假如將水田改成種植花卉或溫室種植,雖然仍然是農地,但也會減少適合雀鳥棲息的生境和食物。另外,跟據塱原的法定分區圖則,塱原的農地被劃作「農業用途」,但是,發展商仍然可向有關當局申請改變土地用途,以作為基建或住宅發展,可見有潛在的危機,假如能改劃為保育地區(Conservation Area)或具特殊科學價值地區(SSSI),可以更有效保塱原。

使用殺蟲水及除草劑

漁農自然護理處對農藥的使用有一定的管制,使用未經註冊的農藥即屬違法。在塱原,農民使用殺蟲水及除草劑的情況十分普遍,使用不合規格或過量農藥均對生物造成影響,尤其是雀鳥。現時部份農友參加了有機耕種計劃,測試這種形式對雀鳥是否更加有利。

外來物種入侵

大量外來物種入侵塱原,薇甘菊、鳳眼藍和福壽螺等等是塱原最常見的外來物種,影響當地原有的生態,亦對經濟造成損失。

  • 薇甘菊
    原產自中美洲,屬攀緣植物,會攀附在其他植物及樹冠上,以吸取更多陽光,被它覆蓋的植物很多時都會因未能吸取足夠陽光而導致生長緩慢甚至死亡。近年,薇甘菊在塱原蔓延的情況越來越嚴重,由於它的生長和繁殖力強,加上沒有天敵,故能迅速取代原有的植被,令到生物多樣性下降,降低農地的生態價值。
  • 鳳眼藍(又名水葫蘆或鳳眼蓮)
    原產自巴西,屬浮水植物,能吸收水中的重金屬等有毒物質,故被用作淨化污水,以往亦曾用作餵飼豬隻的飼料,故又名「豬?菜」。鳳眼藍的繁殖速度十分快,可在5天內增加1倍,堵塞河道,影響航運,在中國及美國等多個國家造成龐大經濟損失。
  • 福壽螺
    原產自亞馬遜河流域,首先引入到台灣及廣東等地作食物,但後來因需求不高而被大量遺棄或逃逸。最初福壽螺是經由內地的菜種引入本港,現在塱原隨處可見牠們的蹤影。福壽螺的繁殖力強,即使經過數月的乾旱季節亦能生存,牠們的食量十分大,任何水生植物都會啃食,對農作物,特別是水稻,造成極大的破壞。福壽螺已在中國多個省份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堆填活動

塱原亦遭受合法及非法堆填的威脅。雖然塱原被劃為農業用途,法例亦禁止任何傾倒建築廢料的活動,但只要填土高度不超過1.2米便屬合法。過去,大量建築廢料及具破壞力的廢物傾倒活動經常發生於新界的鄉郊地區,而這些填土活動均被稱為農業活動。這些「土地」的形成,大大破壞了當地的生態價值。

環境教育不足

環境保護的教育及宣傳仍然不足及片面,市民的環境保護和生態保育意識未能大大提高,甚至存有誤解,例如發展經濟必需犧牲環境等;環境教育不足亦使當地居民及農友對塱原的生態重要性缺乏認識,對推廣保育塱原有一定障礙。

缺乏長遠保育策略

政府尚未有一套長遠及完備的環境保育政策,而現有的自然保護法例亦未能完全保護塱原等具生態保育價值的私人土地,使這些地方和動植物面臨各樣的威脅。

↑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