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育里程碑】黑臉琵鷺成功脫「瀕」!
黑臉琵鷺由 80 年代尾少過 300 隻,到今年突破 7,000 隻,
經過數十年跨國合作努力,成功逆轉「瀕危」命運!
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最新建議,
黑臉琵鷺由「瀕危」降級為「易危」——
標誌着全球保育工作邁進重要一步!
呢個復甦係國際合作嘅成果:
沿着東亞—澳大拉西亞遷飛路線,
政府、非政府組織、研究人員同社區並肩努力,
一齊主動推行保育管理措施,
守護佢哋嘅繁殖地、停遷地同越冬地。
仲有每年嘅「全球黑臉琵鷺同步普查」?——
呢個由義工參與嘅大型公民科學計劃,
亦都推動咗保育行動、教育同社區參與。
但保育旅程仍未結束:
沿海濕地持續受城市化、填海、污染同人為干擾影響,
風力、太陽能等再生能源設施正侵佔佢哋嘅棲地,
禽鳥疾病同氣候變化嘅威脅亦日益嚴重。
而近年族群增長亦見放緩,
顯示復甦仍需持續嘅保育支持。
EAAFP黑臉琵鷺工作小組正制定2026–2036年嘅行動計劃,
繼續應對新威脅、加強監測、推動守護力量,
為黑臉琵鷺嘅下一個十年確立長遠保育藍圖。
感謝大家一直以嚟,對黑臉琵鷺同濕地保育工作嘅支持。
讓我哋繼續守護,繼續見證奇蹟嘅發生!
一齊睇下「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伙伴關係 (EAAFP)」有關黑臉琵鷺脫「瀕」嘅新聞稿:
https://eaaflyway.net/press-release-black-faced-spoonbills-recovery-marks-conservation-milest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