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極度普遍步向瀕危-禾花雀將重蹈旅鴿滅絕之路

黃胸鵐,學名Emberiza aureola,俗稱「禾花雀」,曾是一種極度普遍並廣泛分布于歐洲和亞洲的鳥種,但根據Conservation Biology期刊最新發表的研究顯示,黃胸鵐的數量不但出現災難性的劇減,數量在1980至2013年間下跌了9成,其分布範圍更縮減了5,000公里,主要原因正是過度捕殺。

香港觀鳥會研究經理余日東指出:「黃胸鵐早期的繁殖地範圍遼闊,由西至芬蘭、白俄羅斯及烏克蘭,中至哈薩克、中國及蒙古,東至俄羅斯、韓國及日本北部。牠們曾經是西伯利亞一帶其中一種數量眾多及分佈廣泛的繁殖候鳥。每逢秋季牠們會聚集成群,沿中國東部遷徙至亞洲南部及東南亞地區越冬。由於黃胸鵐在遷徙中途站及度冬地均會大群聚集夜棲,這令他們容易被一網打盡。」

東歐、歐陸俄羅斯、西伯利亞西部及中部大部分地區、與及日本大部份曾經有黃胸鵐繁殖的地點,現時已經絕跡。泰國瑪希敦大學Philip Round教授指出:「泰國從前每年都有上千上萬隻黃胸鵐到訪,但現在泰國各處加起來才只有幾百隻的紀錄,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狀況。」換句話說,除了在繁殖地現在只有零星的黃胸鵐繁殖紀錄外,其越冬地的狀況亦非常嚴峻。
 
德國明斯特大學的研究發起人Johannes Kamp博士表示:「黃胸鵐現時消失的速度及規模,對數量龐大、分布廣泛的鳥類品種來說是前所未有的。而黃胸鵐的現況跟1914年被確認絕種的旅鴿相似,也是因被大規模獵殺而導致數量劇減。不過,過度捕殺無疑是銳減的主要原因,但不能忽視其他因素如棲息地喪失、過度使用農藥等,不過這些因素的影響程度還有待考證。」
 
香港觀鳥會助理經理(中國項目)傅詠芹指出:「黃胸鵐在中國又稱為禾花雀,數十年來均被網捕捉作食用,自從數量急跌,中國政府已於1997年起立法禁捕。然而,立法不僅沒有舒緩濫捕黃胸鵐的慘況,連與黃胸鵐一起出沒的其他雀鳥,也仍數以百萬計地一起被非法捕捉,並於黑市發售作食用。由於東亞地區經濟起飛,導致這些野鳥的食用量不斷上升,根據一個於2001年的非正式估算,單就中國的廣東省已吃掉了100萬隻黃胸鵐。」傅詠芹強調:「我們不僅擔憂黃胸鵐很快會步入滅絶之路,連與牠們一起出沒的常見雀鳥也很快會成為瀕危鳥類,甚至步黃胸鵐的後塵。」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於2013年11月把黃胸鵐由「易危」(Vulnerable)級別調升至「瀕危」(Endangered)級別。國際鳥盟的高級保育主任陳承彥指出:「要扭轉黃胸鵐減少的趨勢,我們必須做好宣傳教育工作,令大眾知道食用野生動物所帶來的後果。在執法方面,我們亦需要一個更好及更有效的舉報系統。黃胸鵐的情況顯露了我們對

地區內許多物種的種群趨勢所知甚少,越來越多證據顯示黃胸鵐的減少可能只是問題的冰山一角,而實際上可能有更多亞洲常見雀鳥正面對更嚴重的問題,而我們需要更全面地了解現況,才能更有效地處理問題。」

余日東認為:「東亞地區現極需要一個各國共同進行的監測活動。而中國、日本、韓國和俄羅斯之間新簽訂的協定成為整個地區共同發展協調監測候鳥的第一步。由於現時情況嚴峻,遷徙物種公約已同意在2017年或之前,於黃胸鵐的分布地區制訂復育黃胸鵐的國際行動計劃。」

由於中國南方的野鳥偷獵問題嚴重,香港觀鳥會於2014年得到「關鍵生態系統合作基金」(CEPF)的資助,在非法捕鳥情況猖獗的廣東和廣西兩省沿海地區開展一項保育計劃,除了促進當地保育團體在宣傳教育及監測的能力外,更一起合作遏止非法捕鳥及吃野味的問題,希望長遠地糾正這個被視為中國人的不良陋習。

hkbws logo 2019 80
香港註冊成立的法定慈善機構及無股本擔保有限公司
慈善機構註冊編號:91/06472

 birdlife green transparent BirdLife Partners

社群媒體

Copyright © 2024 HKBWS.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 & Development By FF